免费开放 |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国际论坛

免费开放 |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国际论坛


早在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论坛的策划阶段,主创团队提出就过一个问 题: 每年一 国际论坛环节,我们到底要呈现 和传递的是 什么? 答案往往是 让更多人可以真正了解即兴 ,让即兴的价值不 止于艺术 ,要成为搭载更多优秀艺术家和内容的坚实平台, 等等。 事实上, 我们 更代表着的是自由与创造。


什么是自由与创造呢?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即兴舞蹈圆桌论坛策划及主持,司徒嘉怡有一段话深刻诠释了什么是”自由与创造“: 即兴的过程关乎自由与结构的辩证;即兴人的修炼在于放下我执、敢于冒险而又持续聆听与关照彼此;即兴文化的积累常往来于独行的个体与灵活串联、于机缘处凝聚而生的片刻火花。刹那间,游艺于转瞬之际,无计缺陷与完美,唯有时刻不断的发生与无可重现的惊喜。


本届国际论坛将通过 “线上+线下 ”的形式同步举行,聚焦 “舞蹈影像”、“新媒体艺术”、“即兴舞蹈” 所有论坛将 免费开放 给公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入群。



本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共计 参与论坛的艺术家14位, 他们分别是(按姓氏字母排序)


Ⅰ: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10月03日,18:30)


论坛策划主持: 司徒嘉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表演学 (Performance Studies) 博士,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嘉宾:

Shoko KASHIMA,生活工作于鹿儿岛的舞者、即兴者、摄影师、老师

Chico KATSUBE,来自日本大阪的即兴舞蹈艺术家

Jinsoo KIM (艺术家名 Solmoon),表演艺术家、编导、作家

古名伸,古舞团艺术总监,第二十一届国家文艺奖得主

马才和,香港舞团“多空间”创办人,艺术总监

严明然,“多空间”创办人之一,香港演艺学院舞蹈系首届毕业生


Ⅱ:新媒体讲座 10月04日,18:00)


程鹏,OF COURSE创始人兼CEO

柴雨竹,美国纽约诗意运算学院驻站艺术家


Ⅲ: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10月04日,20:00)


论坛策划主持: 胡嘉敏,动态影像创作者、电影节策展人

嘉宾:

黄悦,纽约华语电影节策展人

林思颖,美国非二元酷儿表演艺术家与影人

徐立霜,艺术家,聚焦行为与录像

彭筱茵,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2021.10.03

周日/18:30

自“间隙”重新出发:

即兴、网络性联盟、东亚--过去与未来


自“间隙”重新出发:

即兴、网络性联盟、东亚——过去与未来

Restarting from the “Gap”: Improvisation, Networked Alliance, East Asia—Past and Future


形式:线上+线下

语言:

英语为主

中文为辅


近两年的全球疫情打乱了常态的秩序与节奏,普遍性地凸显了生命中固有的风险、未知与无常。为了防疫所需,我们也经历着对于身体与距离的严格控制,压抑或被迫革新过往的社交连结模式。疫情这面反照人类行为的镜子,也重新映照着即兴的种种特质。


纽约舞者与学者Danielle Goldman于疫情之下观望接触即兴的未来,回顾了接触即兴大师 Nancy Stark Smith 的“间隙”理论( “the gap”):“ 处于间隙之际,就像在触地之前正在跌落的当下。你是悬置的——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你并不真的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回来”(Being in a gap is like being in a fall before you touch bottom. You’re suspended—in time as well as space—and you don’t really know how long it’ll take to get ‘back’”) 。在疫情的发展仍处于未知之际,Nancy 的理论提点了某种安慰与希望:“当你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之际,正是即兴所能带来最宝贵的一点。这里拥有比其它地方所能牵引出更多方向的可能性”(Where you are when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is one of the most precious spots offered by improvisation. It is a place from which more directions are possible than anywhere else)。 [1] 逐步走出疫情的孤立,我们的“集体即兴”能否编排出一条更好的道路?


今年的圆桌论坛我们邀集了在东亚行之有年的iDance 舞蹈节(2004至今)的主理艺术家以线上形式参与:马才和与严明然(中国香港)、古名伸(中国台湾)、Chico Katsube & Shoko Kashima(日本)、Jinsoo Kim (a.k.a. Solmoon,代表艺术家 Bongho Kim;南韩)。他们长期在东亚地区展开了由艺术家所主导组织的本地与跨区域舞蹈节和即兴舞蹈活动。 这样一种超越东西方二元框架却又多元、弹性而持续的区域型网络性联盟是值得我们重新关注的。 而东亚区遭受疫情冲击不一的“时差”与艺术家们长期从事即兴的身心状态所碰撞出来的思考,相信也会与来自西方地区的感悟形成有意思的对话。东亚的文化传统本带有包容与尊重地球万物的无我、天人合一、无常与有常相依等智慧,而1970年代西方接触即兴的起始也深受东方哲学与身心训练的启发。


“上海即兴艺术节在疫情冲击下暂停了一年,如今有幸在2021年重启。 2019年曾经集结众多国际艺术家于一堂的现场可能一时难以复制,而我们也在 重新思考‘距离‘与探索’连结‘的方法与可能性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即兴舞蹈圆桌论坛策划及主持,司徒嘉怡表示。


疫情带来的“间隙”,给予了我们什么样重新反思与展望的起点?


[1] Danielle Goldman, “A Fall That Keeps on Falling,” Cambridge Core Blog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blog/2021/03/18/a-fall-that-keeps-on-falling/


圆桌论坛艺术家(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圆桌论坛嘉宾:Shoko KASHIMA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Shoko KASHIMA, 生活工作于鹿儿岛的舞者、即兴者、摄影师、老师,御茶水女子大学舞蹈教育硕士。2000年获得日本政府所支持的艺术家海外研习项目一年期奖学金,于纽约研习舞蹈。回到日本后开始与Chico Katsube 共同主持接触即兴团体CIco.

她是一位知名摄影师,对捕捉舞蹈特别有感觉。

2012年她与Chico Katsube从东京搬至鹿儿岛市,并自2013年起于鹿儿岛共同组织“i-Dance Japan”国际接触即兴艺术节。

圆桌论坛嘉宾: Chico KATSUBE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Chico KATSUBE, 来自日本大阪的即兴舞蹈艺术家。

2000年她于东京成立了接触即兴团体CIco 并与许多才华洋溢的艺术家组织本地与国际项目 (http://ci-jp.2-d.jp )。

2012年她与Shoko Kashima 从东京搬至鹿儿岛。他们开始专注于融合亚洲文化于即兴之中,并于鹿儿岛郊区建立艺术社群。她与Shoko于2011年成为 “i-Dance”成员之一,并自2013年起于日本组织i-Dance 舞蹈节 (http://i-dancejapan.net)。

自2020年起,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她开始研究“线下远程接触即兴”(“Offline Remote CI”)。她认为这给舞蹈艺术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可能性,并希望继续从事这项研究。



圆桌论坛嘉宾:Jinsoo KIM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Jinsoo KIM (艺术家名 Solmoon)

表演艺术家、编导、作家。他承袭了来自北韩的一种传统面具表演形式Bong-san-tal-chun 并成为教授此传统表演的专业老师。他融合传统形式于个人的创作项目,从当今的社会、政治、文化框架中寻求传统的正当性。2005年他创作了与反战议题有关的行为艺术项目Black Peace Box (黑色和平匣)。自2008年起开始持续至今的Nostalgia(乡愁)项目,批判为了驻韩美军基地的扩张所牺牲的Daechuri村,并于2007年策划了相关展览 A Road to Daechuri (通往Daechuri之路)。2010年与摄影师 Ye Pyunghyun 合作 Conversation (对话)项目,探索以身体诠释植物的动态而作为一种与大自然开启灵性对话的方法。从事单人表演之外,他也担任许多表演项目的戏剧枸作:On and Off 当代舞团的the shadow of flowers (花之影)、SORO 舞团的 Le Deux、 表演者 Kang Sung-gook 的作品 Oh!Baby。

他在果川市艺术节(2014)演出了近作There,于Hong-Eun 艺术中心驻地期间发表了作品Conversation 与 Mi-Yal (2013)。

目前他为 Art Fire Hwa-Rang 剧团的首席编舞。

圆桌论坛嘉宾:古名伸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古名伸, 古舞团艺术总监,第二十一届国家文艺奖得主。美国伊利诺大学舞蹈硕士,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毕业。曾任北艺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系主任、先后任教于国内多所学校舞蹈科系、并常年应邀赴美国、澳洲、欧洲及亚洲等国多所大学及机构担任客座教授、编舞。2009年获吴三连艺术奖、1997年受中兴文艺奖章。

古名伸在1987年学成回国后,即积极从事现代舞的发表与创作。曾制作发表《三人舞展》、《古名伸与珍•尔克 仲夏1989》、《断片的串连》、《无关四月》、《她们在跳舞》、《古名伸与谢宗益舞蹈联展》等。随后他又赴美钻研接触即兴,于1992把接触即兴引介回台湾,并邀请接触即兴祖师-史提夫•派克斯顿来台共同演出《新旅程》舞展。1993年成立古名伸舞团,开始大力推广即兴表演与接触即兴,自此成为在亚洲推动接触即兴的第一人。舞团演出遍及欧、亚、美、澳、非等地。重要作品有《回来》、《记忆拼图》、《乱码 2010》、《出走》、《猎景》、《天使.人间》、《缄默之岛》、《我曾经是个编舞者》、《沙度》、《夷希微的凝视》等。

多年来常与港台和欧洲多个不同舞团共同工作,如Tanz Atelier Wien、舞蹈空间舞团、台北越界、云门舞集、云门舞集2、舞之雅集、影舞集表演印像团、香港芭蕾舞团、香港动艺舞团等。New York Times 舞评曾经称赞她的作品“ Simple and Handsome”。

2011起年策划与日、港、韩结盟的“i-dance”国际爱跳舞即兴舞蹈节,此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双年舞展,邀请国际间的即兴好手来台和本地舞者交流演出。古名伸本人近年与国际间舞团连结甚密,个人演出至今依然活跃于欧、亚、美、澳等各地。

圆桌论坛嘉宾:马才和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马才和, 于一九九五年创立舞团“多空间”,并担任艺术总监。为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首届毕业生,毕业后随即加入香港芭蕾舞团,至一九九○年重返演艺学院修读戏剧。一九九六年获亚洲文化协会利希慎奖学金,翌年前往美国考察当代舞蹈及剧场,二○○二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列斯大学志奋领奖学金前往英国修读表演研究硕士课程。曾为多个香港及国际艺术团体担任编舞及形体设计,教学、表演及创作足迹遍及台湾、中国、南韩、印度、美国、澳洲、德国、挪威、丹麦、波兰、津巴布韦,创作超过六十多部作品。重要作品包括《冇关系》、《不是双人房》、《昏迷I及II》、《“舞”可能﹗?壹至伍》、《缘舞场1 – 66》、《呼吸I及II》、《身体、空间与身份I — V》、《马才和的舞蹈展览I及II》、《反反覆覆》、《突然之间》、《追赶跑跳…转》、《房一房二房叉防》及《门》。最近策划及表演香港周@台北2018《90后的黎海宁》。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16香港艺术家奖”“艺术家年奖”(舞蹈)。由二○○九年开始担任i-舞蹈节(香港)之艺术总监及策划人。

圆桌论坛嘉宾:严明然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严明然, “多空间”创办人之一,香港演艺学院舞蹈系首届毕业生。1988年毕业后随即加入香港芭蕾舞团(1988-90)及城市当代舞蹈团(1990-96)为全职舞者。1996年严氏获亚洲文化协会利希慎奖学金,前往美国考察当代舞蹈及剧场,2000年应非洲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艺术节之邀前往非洲并为当地创作环境舞蹈《舞滙杂碎》,同年九月获挪威End of Millenium Festival及卑尔根十月舞蹈节邀请前往参加艺术节之演出(2002),并担任SUF之驻场艺术家。严氏亦曾应邀到德国德勒斯登第十届Tanzwoche舞蹈节(2001)、韩国艺穗节(2002)、印度加尔各答Interface艺术节(2004)、澳洲墨尔本艺穗节(2005)、中国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2005)、深圳交叉:OCAT当代舞蹈剧场演出季(2009)、波兰国际当代舞蹈会议及表演节(2008及2010)、i-舞蹈节(台北)2011、i-舞蹈节(韩国)2012、2016及2018、i-舞蹈节(日本)2013、2015及2017等表演及交流。最近参演及监制香港周@台北2018《90后的黎海宁》。严氏之教学、表演及创作足迹遍及欧美亚非等不同国家,自2009年开始为i-舞蹈节(香港)监制,现为“多空间”外展及教育总监。


Jin YIM(翻译)

独立制作人(跨界艺术、公共空间艺术),亚洲制作人平台(Asian Producers’ Platform)成员。曾担任各类文化活动翻译(英语-韩语),并协助促进各种国际交流项目。



论坛策划主持

圆桌论坛论坛策划主持:司徒嘉怡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即兴舞蹈圆桌论坛


司徒嘉怡, 致力于表演艺术创作、教育、与研究,涉及当代舞蹈与身体剧场、记录剧场、舞蹈电影、身体与新媒体、即兴艺术等;长年穿梭于语言符号与身体经验之间,持续探索跨领域创造与人-环境的关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表演学 (Performance Studies) 博士,现为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司徒过去曾与不同舞团工作(担任台湾无垢舞蹈剧场、德国舞蹈剧场 Cie Felix Ruckert、美国 Stephan Koplowitz project 舞者),目前致力于表演艺术理论、实践、教育的结合。

近年重要艺术与教育项目:公共艺术表演《时间·无限》与社区记录剧场工作坊《口述同里》(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同里论坛)、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生态联盟《故事·流》—上海戏剧学院跨文化交流学展演专场策展制作(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新媒体表演《在我与我的翼识之间》编导与演出(Hyundai Art+Tech 项目,余德耀美术馆)、表演《本色·身事》编导与演出(“包豪斯新女性”包豪斯百年纪念活动,上海新天地)、波兰导演亚日那 (Grzegorz Jarzyna) 执导之《铸剑》演员(饰皇后;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艺术节)、新媒体表演《分身·源启》共同主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約項目)。

司徒曾担任国际人类表演学大会(Performance Studies international/PSi)与国际舞蹈研究协会(Dance Studies Association/DSA)理事,并发表学术与评介文章于中外权威性刊物与文集:《PAR 表演艺术》、《美育》、P[art]icipatory Urbanisms、TDR: The Drama Review、LEAP、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Butoh Performance、Asian Theatre Journal、Theatre Journal。









Ⅱ 第 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新媒体讲座



新媒体讲座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2021.10.04

周一/ 18:00

移形幻影

移形幻影

Trace and Movement


形式:线上+线下

语言:

中文为主

英文为辅


2020年人类历史出现了百年难遇之大变革,物理世界脚步放缓,数字世界空前繁荣,在此历史节点提出“未来接口=一群使用科技与创意努力实现梦想的人”这一概念,开始将目光转向数字未来,《2021新数字时代报告》就是在这一主题上的迭代产物。



在讲座中,主讲人程鹏先生将结合自己多年的行业洞察,带领大家深入探寻世界范围内科技艺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当今世界还是内容为王吗?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做出审美判断吗? 元宇宙时代何时到来?艺术与科技、与人本身将如何进一步的相融合?讲座内容将横跨创意编程、人工智能、XR虚拟实境、数字虚拟人、光雕投影与音画互动、全息投影、交互装置,生物科技、时尚科技等前沿科技艺术知识,为听众打开新数字时代大门,一探科艺协同的数字交互新生态。






新媒体讲座嘉宾(按姓氏字母排序)

新媒体讲座主讲人:程鹏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新媒体讲座


程鹏, OF COURSE创始人兼CEO,交互设计师、策展人和造物者;帕森斯设计学院特聘讲师;湖北省数字光影技术客座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外聘讲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外聘讲师。


程鹏是创意编程布道者、造物者、交互设计师和策展人。OF COURSE国际数字创意平台的创始人及CEO,传授前沿创意编程知识,学员遍布世界各大洲。他两次以造物者身份参加纽约造物节,并曾获得Intel物联网比赛亚军。他参与研发的交互产品在美国Eyebeam艺术中心和SXSW展出,获得美国骑士奖金。他策划的人工智能艺术展“未来黑匣”和“激光史莱姆”在中国大戏院等地展出。他还是美国帕森斯学院和上海视觉学院的特聘讲师,在EYEO艺术节、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峰会开设讲座和工作坊。



新媒体讲座嘉宾:柴雨竹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新媒体讲座


柴雨竹, 软件工程师,新媒体艺术家,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美国纽约诗意运算学院驻站艺术家。


柴雨竹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和新媒体艺术家。她的作品以电子文学为主,探索了人类语言与计算机语言之间的关系,芝加哥沙利文画廊等地展出。她曾是2019年纽约Processing社群日特邀表演嘉宾,并在芝加哥新媒体艺术节举办的黑客马拉松中带领多门工作坊课程。她的论文被发表在2020年国际互动数字叙事会展,并于2021年参加了第九届计算机传媒与美学研讨会以及电子文学学术研讨会。

本次OF国际交互艺术夏令营以移形幻影为主题,带领学员探索如何使用交互技术及Kinect 摄像头等硬件设备捕捉并表现人体与动态,掌握如何使用代码和算法来表达动态的美学,用有型的媒体制作可穿戴机械,使用音画互动系统来实践制作一些带有诗意的互动表演,最后完成一个能应用在沉浸式展览、舞台表演或商业解决方式的作品。


Part 1 触光

创意编程是指使用计算机编程来创建艺术或者设计相关内容,他更多是为了制作有表达性作品。大多数用于创建声音艺术,2D3D效果,视觉艺术,新媒体艺术,设计原型,装置,生成和交互艺术等。使用来自于MIT的创意编程工具Processing,本次课程我们将通过夯实语言基础、解决作品实现思路、教授学习方法、完成作品实例等学习过程来了解创意编程以及掌握实现创意编程类作品的步骤和框架。


Part 2 勾勒

Physical Computing(物理计算)是可以理解为通过硬件以及代码结合而做成的感知和交互系统。他是众多技术的集合。人们从工业时代开始重视硬件,到计算机时代对于软件的追求,到现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physical computing 则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服务的集合。他是帮助我们进一步了机人与数字化世界的关系,和人机交互的一套系统。自从创客运动开始之后,掀起了 DIY 的风潮,也让更多的没有专业知识的人能够制作从简单到大型是我装置作品。Arduino 在其中起了很重要作用。在导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将会对 physical computing 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课程中大家会接触到各种传感器,着重于探索动态,和设计可穿戴的交互装置,并使用创意的方式来制作人体与机器交互的系统。


Part 3 锁影

作为一个基于节点的视觉编程语言,TouchDesigner是一个专为艺术家和设计师量身打造无需编程就能够实现交互式程序。它不仅仅能创造出多种复杂的视觉效果,还能简单实现与其他软件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做到实时运行。TD的目的是创建可以重复使用的模块,所以一个项目的完成效率也会越来越快。TD能够实现的项目有很多,其中包括交互装置,舞台效果,投影,视觉设计,可以控制机械臂,制作VR体验,现场VJ等等,课程中我们会探索音画互动 -- 一种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手段表达的艺术。其形式包括了视觉艺术,行为/舞台表演艺术,VJ,音乐视频,试验性电影,声音雕塑装置等等。音画互动作为一种艺术流派声音和视觉作为媒介,从跨媒体的角度出发,通过者表演者、用户以及技术之间的交互性探索媒介之间关系。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2021.10.04

周一/20:00

从身体出发:影像中的舞蹈


从身体出发:

影像中的舞蹈

Start from the body: dance in film


形式:线上+线下

语言:

中文为主

英文为辅


银幕舞蹈(screen dance),舞蹈电影(dance film),舞蹈录像(video dance),林林总总的词汇与言语借由身体在影像作为媒介的载体中极尽舒展。

线性叙事时间的打破与重新建造,身体犹如闯入一片拥有无边无际风景的镜子当中。

影像把当下时间“摧毁”, 观众跟随碎片寻幽身体留下的痕迹。


图片来自filmfreeway-FrameFormScreenDanceFestival


今年,上海即兴艺术节舞蹈影像圆桌论坛,我们邀集了 黄悦,纽约华语电影节策展人 林思颖,美国非二元酷儿表演艺术家与影人 徐立霜,艺术家,聚焦行为与录像;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藝術總監,彭筱茵 ,共同来讨论影像作为媒介呈现中的身体。

我们在此地,同时也身处在彼时彼地。



圆桌论坛艺术家(按姓氏字母排序)


圆桌论坛嘉宾:黄悦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黄悦, 耶鲁大学神学院宗教与文学硕士。CineCina纽约华语电影节策展人,策划娄烨作品回顾展、“杭州·新浪潮”线上短片展等节目。2019年成立上海方坛文化,投资出品邱炯炯《椒麻堂会》与张律《柳川》。现居于上海。



圆桌论坛嘉宾:林思颖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林思颖, 台裔/美国非二元酷儿表演艺术家与影人。

她的编舞作品,电影以及工作坊已经在世界著名的文化空间展出,包括大英博物馆,加州艺术剧院, IA&A at Hillyer, NAVEL以及上海当代艺术馆。她寻幽以此唤醒身体的整体性,意识到身体作为一种工具的自由性以及借由身体在我们共享的世界中激起涟漪,找到变革的潜力。


圆桌论坛嘉宾:徐立霜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徐立霜, 我的艺术实践以行为和视频为媒介,去探索以当代大都市为背景的,一种迷失,熟悉而又疏离的状态。我对行为与空间的关系很感兴趣。当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发生在它通常不该发生的地方时,便会产生一种熟悉却荒诞的怪异感。我的⻓期项目聚焦在 Non-place,在那里人类保持匿名,比如机场,地铁站等城市的公共室内空间。我会用一些即兴的行为去干预空间。


这些行为无关表演,仅仅是一种“发生”和“在 场”。



圆桌论坛嘉宾:彭筱茵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彭筱茵, 舞蹈生态系创意团队艺术总监、舞映岛-台湾舞影聚落创办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创作所硕士、国立台湾大学农艺系学士。曾任新古典舞团舞者。近年来主要以舞蹈影像和环境剧场形式创作,曾受邀参与美国弗吉尼亚Experimental Film Virginia和香港西九文化区及城市当代舞蹈团合辨的「新作论坛:光影舞蹈」计划,和国际知名舞蹈影像导演合作。

其导演作品《The LittleFlower of COURAGE》、《胶装人生Decadence》、《胶着人生Recycle Project》于美国、意大利、韩国、香港、北京、马来西亚、意大利、荷兰、挪威和墨西哥等地国际影展放映。作品《Wanderer》获2018跳格国际舞蹈录像节一分钟竞赛首奖并获得委约制作。2017年开展与澳洲国宝级舞蹈大师Elizabeth Dalman、舞蹈影像名导Sue Healey的合作计划《Contours》(舞蹈影像和剧场作品)。2019年《Contours舞・界・线》获选于国立台湾美术馆360度环形影像展映。2020年《纯纯种,源源生》获邀于卫武营国家艺术中心展映。

2016~17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合作开办舞蹈影像工作坊,担任总策划暨导师,2018~19受邀担任澳洲墨尔本PAVE艺术节舞蹈影像工作坊导师,2018~19于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开设一系列舞蹈影像工作坊(一日、专业、亲子等场次)。曾担任嘉义女中、家齐高中、内坜高中等客座舞蹈影像工作坊讲师。2020发起第一届「岛屿身景,舞影漫游-环岛舞蹈影像计划」与吕威联、黎宇文等国际舞蹈影像名导演合作,于台南、彰化、台东三地开设在地青年艺术家舞蹈影像工作坊以及驻地创作,并与卫武营、嘉义表演艺术中心、亚州大学、沙鹿深波电影艺术馆等单位合作舞蹈影像推广讲座及工作坊。2021环岛舞蹈影像计划即将前进南投、宜兰。




论坛策划主持


论坛策划主持:胡嘉敏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 舞蹈影像圆桌论坛


胡嘉敏, 研究兴趣为新/ 酷⼉电影。动态影像创作者、电影节策展人。


对于边界与空间的编码与解构成为她创作的驱动力。她试图建造被极致化隐喻的影像作品,揭开置于公共场域之下酷⼉的身份政治与性别表演,同时祛魅借由凝视所带来的关于性别的权⼒机制。在移动影像当中, 通过对身体、⾏为、欲望、性/别的含混性使⽤,寻幽某种临在的经验图示。





线上直播:腾讯会议

线下活动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文定路218号B160 叩闻艺术




*有任何疑问请扫码上方二维码加小助手微信,
工作繁杂人手紧张,如果我们未能及时回复请您耐心等待,
或请先行留言,我们将为您妥善解答,谢谢您的理解。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完整版攻略请点击 👇

正式来袭 |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全阵容披露
演出大爆炸:创作、身体、脑洞和东方密码


《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完整版节目单》

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

策划&主办/寸草舞集、星署文化

合作伙伴/上服德必徐家汇WE''、画家街、OF COURSE

活动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文定路218号


*文中所有影像资料均来自上海即兴艺术节及艺术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使用。



购 票 须 知


1. 线上参与者请先于活动开始前下载腾讯会议,有任何变动,我们也会提前通知大家。

2. 场地空间有限,线下参与人数将有人数限制,额满即止。

2. 请务必保证时间,缺席无法提供补课,若因非主办方导致的不可抗因素、重大天气灾害导致活动无法举行, 退款将酌收5%的手续费用。

3. 活动开始 前如因个人原因无法参与,活动可以转让无法退款,活动开始后不接受改期申请。

4.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线下入场需要测量体温和查验健康码,如有特殊情况会提前公告通知。







关于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合作伙伴
上服德必徐家汇WE"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文定路218号的上服德必徐家汇WE"为上服集团和德必集团全新推出的匠心之作。这条在徐家汇南部仅有150多米的小路是近代中西方文化的源头,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土山湾便源于此处。
过去几十年里,这里聚集了众多画廊,并逐渐成为附近居民、乃至上海市民心中都拥有一定影响力的“画家街”。如今,上服德必徐家汇WE"对画家街进行了更新改造,除了画廊之外,贯穿园区的艺术书吧、咖啡屋、手工艺作坊等为时尚达人提供了美食、休息的场所;同时,园区也聚集了一大批知名的文科创类企业。
未来,这里将致力打造成为徐家汇办公新地标,引领未来的工作方式,为职场人提供充满创意与艺术的办公新高地。


关于2021年第四届上海即兴艺术节合作伙伴
OF COURSE想当然

OF COURSE想当然,是亚洲最受期待的科技艺术教育中心。OF COURSE相信科技与艺术是推动全球进入下一时代的核心力量。我们希望更多人可以抓住这一伟大机遇,快速进入科技艺术领域,发展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华数字文化。OF COURSE致力于每位学员取得成功,采用世界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引进全球前10名校老师与课程,因为我们坚信人之潜力无穷,想到当然就能做到!




关于上海即兴艺术节

上海即兴艺术节,即兴艺术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诞生于2017年,是一个聚集国內外不同领域即兴相关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平台,秉持“打破枷锁 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核心理念,通过与国际顶尖艺术家的文化交流、不同领域导师的深度探索、跨族群的连接创作,实现“身体向内 精神向自由”的双向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