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潜动谱日活动回顾
““The Edge is home, ” Lee Breuer said during a radio interview in Washington, D.C. in 1975. But it seemed the edge is moveable – that by sensing the limit, respecting it, you encourage it to open. A push comes to shove. But if you only go as far as you are welcome, you are invited back”.----- Editor’s Report/ High Moon—11th Hour Reflections by Nancy Stark Smith
6 月 23 日世界潜动谱日,依循着潜动谱的引领,我们将各自的能量带领于此聚集,一同用小舞蹈的方式面向东方然后开始这一天的舞蹈,我们倾听、认识、接触、游戏这同一时空中的人、事、物,耐心、从容、真诚地去感受每一个真实的当下,在斜阳西下的午后的我们再一次用小舞蹈的方式面向西方慎重的结束共同的舞蹈。
以下是那些我们所获得与感受的:
关于仪式感 / 关于「面向 ;Facing 」
Zoe :今天本来没有想做 Facing ,因为我们并没有与其他地区同步,而之后当我在做 Facing 的时候,除了特别的仪式感以外,还有另一个特别的感受 -
开始,面向东方,或是最后时面向西方,身体因为面向的不同感觉到的温度是很不一样的。特别是最后太阳西下的时候,一面是阳光的照射,另一面是空调的制冷,及其反差的身体感受是相当直接与深刻的。
夏夏:比起平时的 jam 多个仪式感,所以在过程中更加打开感知与身体,平时不太关注的,今天却像游戏般发生,那些好玩的东西它就这么自然的加入了,像玩一样。还做了几个平时不会做的也不太敢做的动作,挑战了自己。身体放收自如同时也关照到彼此,这种状态是最好的。
关于时间:
小勺:时间过地好快! 4 小时过去了,但我感觉到自己还想再多玩儿,好像才正要开始,这不是我心里想的,而是身体告诉我的,我感受到身体里觉得遗憾这件事。今天的仪式感和框架让我感觉更加完整,会清晰地知道要做什么、别人做什么这让我感觉舒服。今天的舞蹈第一次感受到也同时很感谢大地承载了我,允许我可以在这做任何事情。
关于我们所营造的空间:
哇哇:平时都是只感受到跟自己接触的伙伴,今天感觉到大家在一个群体和空间里。
萧瑀:以往的 Jam 会感觉大家稍显浮躁,在过程中比较没有耐心去感受别人、听别人说话。今天在潜动谱的步骤引领下从自己出发,再向外扩散关注到他人甚至是整个场域,在很清晰的状态下和自己的身体游戏、感受自己,将自己准备充足后,在进入到与大家共舞的阶段,这些循序渐进的过程就会变得好自在和自然。
贾瑛:我有段时间没来跳舞了。今天感觉蛮好的,是个特别开放的空间,有阳光、声音、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这种精神就是我爱的。
关于那些自然发生的:
Summer: 我对偶遇感受比较深。以前在休息的时候会在心里考虑和想谁跳,目的性很强,而今天没有,就是遇到谁想和谁跳就和谁跳。
Echo :当脑子中没有太多的条列选项( list )的意识,我感觉有很多东西可以尝试。回过头来看,感觉自己其实有做到这些,但是还是不够。
Guilherme: 我们跳舞的时候很多都是平行(平衡)的状态,我在思考如何打破这个平行。我想是不是可以藉由一种冲突打开这中两人平行没有交集的状态,但是担心会伤害到对方,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关系,因为能做一些非正面的直接对抗,这也是可以(安全)的。
关于舞蹈后我所了解的潜动谱:
Zeo: 基本上这是一个完整的框架,把我们能够使用的元素和状态涵盖在了里头。潜动谱的包容性非常的大,可以有一个个人特色。可以放音乐,也可以有自己的风格。
勇者:一开始的时候我可能还会去跟着潜动谱的结构去做,但是到后面就忘了。感觉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它其实也是从跳舞中来的,它不是一个限制,而是给到的启发性的元素。只要能跳起来,就可以了。
小勺:用潜动谱感觉挺有趣的,因为心里想的东西不一样。
Guilherme: 这是我的第五次潜动谱。给我了一个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和别人跳舞。因为脑子里有一个条列选项( list ),就会有不同的选项。如果我选择一个去探索,那么我。因为我都做的话,就会。比如我选择了在房间里最远的那个,就会选择互斥,而不会实际上发生接触。这是件很好玩也很惊喜的事。
共同完成:(按名字字母排序)
夏夏Cherry Xie,岑毅Echo,Guilherme Koeppel,萧瑀Hsiao Yu,贾瑛Jessie Jia,李娟Jonna Li,大橙子Orange Sun,黄勇Rick Huang,小勺Shuo Song,潘诗宇Summer Pan,郑聿倩Zoe Cheng
感谢所有当天现场参与的朋友,第一次的上海全球潜动谱日活动,在充满温暖浪漫的阳光和气氛下完成了。每一次的即兴,我都在学习,第一次带领潜动谱,将自己对潜动谱的认识介绍给大家,不一定全面,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但是从所有人身上我得到的更多,期待下回的相遇。
谢谢大橙子的现场纪录,萧瑀的整理,以及参与者们的照片纪录和提供。
Nancy Stark Smith 潜动谱网站:
http://nancystarksmith.com/underscore/
下面也有来自台湾彦芳老师的真性情分享:
全球潛動譜當天我在圍圈圈集合的時候,請大家說說今天要給自己的關鍵字,”something to think about”。我給自己的關鍵字是「責任」。
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能夠或是適合辦活動的人,幾年前iDance Taipei第一屆,在寶藏巖辦一個超級大的JAM,在斜斜的草坪上,當年屬於古舞團一份子的我,被分配到其中一個方向的場控,那種要戴著intercom從頭到尾很冷靜守著大家的那種。當天色漸漸昏黃,天空開始下起細雨,場子裡的Jam愈來愈熱,有一刻我再也按耐不住,intercom一脫我就衝進去了,一路跳到最後…..
我就是這種人,超級不適合場控,完全沒辦法當觀察者,小狗性格,絕對不會stay out of anything.
然後我要來辦全球潛動譜。我要場控,我要從頭到尾負責,要精準的看好時間全球同步,要讓大家能夠專注、投入、開心,讓大家能夠成為自己。
於是「責任」就成了我的關鍵字。去想有沒有可能不是一個勁地包山包海去保姆全世界,去想,我對他人的責任是什麼?我對我自己的責任是什麼?那一條線要畫在哪裡,我才不至於犧牲自己的空間去成就他人的空間?
可是為什麼要負這個責?大概是年紀到了吧……我也正在感受那個順水推舟人生就來到這裡的自己。沒有任何的勉強,就好像一個剛剛好的lifting,重量就來了你也剛剛好在對的位置,於是這個扛也不能說是扛,就是「遇到了」,然後你發覺,「喔,我可以耶,那很好。」
生命就是會這樣一直不停的給妳驚喜。
我想起我很幸運地從19歲開始就一直被在這樣的狀態下養育,因為有人扛起了責任,把平台架好,於是我有機會以加倍的速度去發現自己的能力和能量。
我想起人生無數個幸福的順間,那些浸潤在極致的親密和汗水淋漓的危險邊緣的美麗瞬間,其實都是因為有人負起了責任,看管了一個安全的框架,於是我可以經歷一個極度任性的探詢極限的時期,於是我得以拉扯掩蓋自己身上以為的標籤,於是我在垂死邊緣時猛然發現自己唯一能夠想起的救贖,居然。
就像是終於終於完成了青春期,終於不再打架,終於理解承認並覺得自己足以匹配,覺得標籤終於變成了一枚心甘情願的刺青,然後刺青就這樣成為自己的一部份,也不再以此顯擺張揚,也不必遮掩害羞。接著承擔就來了,一點都不奇怪。
感謝那一晚來參加全球潛動譜的所有人,感謝我的夥伴胡雅婷、邱美蘅、曾歆雁、陳又維、田孝慈和鄭皓,你們順便陪我一起經歷了一種後青春期的體悟。我記得那晚有人的關鍵字是「浪漫」。恩,尷尬癌爆發也要說,我們他媽的超級浪漫!你知道生存在這個令人忍不住要厭世狂躁的世道裡,想要保持這樣的浪漫,要想跟一屋子不認識的人相遇、溝通、一起擁有一個舞蹈經驗,跳到快要死掉忘記明天有多難?
感謝我的兩位老師,古名伸和Nancy Stark Smith. 謝謝妳們給我的,經歷這晚,我彷彿又多懂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