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身体盲盒回顾反馈

9月22日身体盲盒回顾反馈

静山:

课程很好,和我之前上的朝鲜舞课不一样。之前上的课程,都还是在教动作。觉非的课程出乎意料,没有教任何一个朝鲜舞动作,而是从最根本的讲起,教授了呼吸的方式、丹田发力的方式,还有一些相关的内容。都是一些很核心的内容,不是表面的动作和形。有深厚的传承」


勇者:

「看过觉非的一个表演,是她与另外两位接触即兴舞者一起完成的一个即兴作品,作品准备的时间应该不长,当时时间紧凑,可以准备的/用到的东西也并不多,但这个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下就被觉非的表演抓住。她的状态也自然激发出了一起表演的舞者,使得整个表演虽然是即兴产生,但却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也很本真。这是怎么做到的?我当时并没有去多想,只是想当然地觉得这是表演者的内在功力和经验积累所带来的东西,或许也有天分的成分,这次上了觉非的一节名为“息身”的课程才知道,与表演空间之间的关系,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这些对于表演十分重要的因素并不全是抽象的、无法把握的,它们也可以被转化为一种有形的、可以有意练习的东西。从这次课程中也看到作为老师的觉非,感到她是一位对舞蹈充满热情,同时对舞蹈有着很多思考的舞者,一个认真的人,整个课程内容的设计很完整,练习以及与练习相匹配的音乐、乐器等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很好地跟身体相应。很喜欢这次课程,带来了很多练习和思考的空间。」


王兵:

「觉非有种非常沉浸的气质,可以说在举手投足间就透露着一股优雅。这次寸草盲盒课程中,她带来是一堂呼吸课,也是她多年舞蹈经验的精髓,一呼一吸之间,让气息像引擎一样是带领动作。对我来说非常具有启发的是,去感受呼吸带动的动作和肌肉带动的动作的区别,尝试体验在不同呼吸阶段(吸气-憋气-吐气-憋气)做同一个动作时的差别,去感受那种松而不懈的状态。觉非还让我们带一点阻力感地做动作,不要那么轻易地就抬起手或者脚,也让我感受到一种被也许是气感的感觉,很奇妙,同时拥有粘滞的厚重感和漂浮的轻盈感。」


小黄:

两年前,在舞踏线上课上结识了觉非,就感觉她的身体有一种云朵般连绵的呼吸感,散发女性独有的脆弱与坚韧。这次工作坊终于明白了这般安静而强大的气场是究竟如何锤炼的。光是用丹田呼吸对我来说已经实属不易,很难想象还要身着厚重的传统服饰,用气场压住整个舞台轻盈舞动,不得不感慨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整个工作坊也给我一种修行般的体验,且越是往后,越是考验人的体力和精神力。最开始的丹田呼吸练习,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气沉丹田,结果发现自己其实更容易吸到胃部。另外在吐气时很难控制气息,也容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紧张。在随后与兵组队的双人互推练习中,真的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肌肉发力与丹田发力的区别。兵一开始侧重用腿部肌肉发力,一下子就能把我推得很远,但当他更侧重用丹田发力时,整个力量不再是爆发式的,变得缓慢且厚实,隐隐感到力量源于身体的深处。在此基础上,觉非带领我们进行站立舞动练习。动作极其简单,但全身上下都像在拉弓,且无时无刻全方位地要维持住对内在和外在抗的张力。整个过程非常考验人,也让我切身体会到《道德经》里提及的“重为轻根”。同样的原理,在能剧、太极、瑜伽等东方传统身体练习中屡见不鲜,但最终身体呈现出的质感各有千秋。在往后的身体探索之路上,我也想更多回归东方传统,探寻其中包含的千百年的身体智慧。非常好奇,如此探寻下去,十年乃至几十年后,我的身体会变成什么样呢?


后记:

每次看到觉非在动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一种不可匹及的专注美感。很少看到一个人身上充满了如此多矛盾的属性,脆弱与坚韧、厚重与漂浮感,极其精致却又极其天真……在看她跳舞时能感受到将自己献祭给当下之舞,随时都能纵身一跃的深情。在本次非常短暂的工作坊后,收获了许多反馈,果然是难得一见的好课。希望未来,还有机会邀请觉非,以及更多像觉非一样的中国年轻舞者们来与大家交流!(本篇回顾无图,是因为组织者们全部过于投入上课,竟无一人拍照,于是再贡献一张觉非美图作为收尾。)


本期身体盲盒内容回顾: 9月22日身体盲盒揭盲——觉非「息身」


编辑、文字:孟凡


公众号:寸草舞集

客服号:inchdance521

小红书:上海接触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