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接触即兴?——Ong访谈片段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接触即兴?——Ong访谈片段

怡宁:
今年上半年在Towards组织的CI51活动中(泰国清道)遇到了Ong,和他跳舞的时候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深度倾听和包容,后来很多的伙伴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UC Berkley物理学博士出身的Ong,在工作坊的教学中,兼具清晰的逻辑和趣味,容许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在其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
闲聊时刻,Ong谈到他对于接触即兴(CI)工作坊的设计和初衷,他也分享了和盲人朋友以及性少数群体之间长期合作及创作的经验,使得他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共同生存有了非常不一样的理解和关怀。这也是我们持续在讨论的话题,也播下了他这次上海之旅的种子。
基于深厚的物理学背景,他以一种非常物理的方式,透过时间和空间看待这个世界。他曾谈到物理本身是一个门槛非常高的学科(不仅仅是学科本身的复杂性,还包括很多社会因素造成的高门槛),因此消除这样的差异, 让复杂的事物变得平易近人 是他在普及物理中一直关注的议题。而这方面的经验在他的教学和工作坊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确认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我和Ong也持续了从泰国开始的对话,并录制了其中一部分。他谈到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CI、练习CI的意义、CI的可表演性,以及CI和共存之间的关联 。这一部分的讨论,贯穿整个工作坊的设计,也会于4号晚上在Heim俱乐部有一个集中的呈现。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加入我们的对话和身体探索。

*视频中出镜舞者为Ong和Zoe,他们目前在泰国曼谷共同组织CI的常规社群活动,并且共同进行创作和公众演出。运用各自多年在CI实践中的经验,丰富泰国在地的身体图景。

上海工作坊: 10月4-6日 「生存即关怀——关于接触即兴的身体对话」上海国际导师工作坊

北京工作坊: 分享:“向内•向外” 接触即兴社群联动

大理工作坊: [时空身界-具身物理的诗意] 泰国艺术家Ong大理接触即兴工作坊 10月9-11日



视频录制及采访:怡宁
剪辑:王兵、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