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个关于失重的想法
失重,当我们走在路上,被一块小石头绊了一下,或者当我们走楼梯时,不小心踩空了一脚,那个将要跌到却还没跌到的瞬间,我们失去了重心。
重心的构建与破坏
什么是重心?当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想象的图景是,我身上每一个原子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吸引,然后把我看做一个整体的时候,这些所有的吸引力合在了一起,集中到一个点上,仿佛是从这个点发出垂直指向地心的力一样。这个点,就是重心。
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去过宇宙,所以我们从出生起,就没有离开过重力,仿佛水之于水中的鱼一样,它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于是我们其实并不能真的感受它。哪怕是偶尔失重的时候,我们也不是失去了重力,相反,我们失去的是地面的支撑力。在那个瞬间,我们投向地面的怀抱,同时无比怀念地面一直以来的默默支持。
我在想,稳定的重心,到底指的是什么?从物理上讲,稳定,就是静止,而静止的时候,来自地面的支持力和重力达成了平衡。而且,来自地面的支持力必须跟重力在一条直线上。重心比较好找,差不多就是腹部内部的位置,然后垂直向下。
问题是支持力,我们从地面接受支持力,必须跟地面有接触,如果我们双脚站在地面上,支持力通过双脚传到身体,如果我们四肢着地撑在地面上,支持力通过四肢传到身体,经验告诉我们后者比前者要稳定。这不单单是重心靠近地面的原因,也不只是跟地面接触面积大小的问题。从数学上讲,其实是因为我们跟地面接触面的凸包(Convex Hull)面积变大了。下面这张图里红色的框就是黑色脚印的凸包,可以想象用一条橡皮筋把所有接触点包起来的样子。如果我们四肢着地,凸包就会从手画到脚,比下面双脚着地要大得多。
理论上,重心落在凸包内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平衡,而一旦落在凸包外,我们必然失去平衡。但这只是理论上,事实上,如果重心落在凸包内靠近边缘的位置,有可能会因为那个局部没法提供那么大的支撑力,或者肌肉没法传导那么大的支撑力而崩溃。而重心落在凸包外却能平衡的情况,比如我们考虑地面可能提供横向的支撑力来抵消重心与支撑点间的力矩:迈克尔·杰克逊传奇的 45 度倾斜舞步,就是靠鞋子卡住藏在地板的钉子完成的,这颗钉子提供了横向的支撑力。
重心的构建和破坏,从物理上来看,非常的简单,重心垂直向下,在地面有个落点,落在凸包内,我们就能平衡,重心落在凸包外,我们就失去平衡。
跳接触即兴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搭建一个身体架构,只要两个人合在一起的那个重心,能够落在两个人合在一起的那个凸包上,就能达成平衡。练合气道的时候,去破坏对方的重心,只要把对方的重心,稍稍往他凸包的边缘推一下,就能破坏对方的平衡。
失重与美感
我对「下意识」很好奇,下意识和潜意识不一样,快跌倒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们下意识地伸出双手要撑地,但不会说我们潜意识地伸出双手要撑地,下意识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或者动力定型。
说是条件反射,但它其实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至少,不会经过严格的计算。但我们很自然地,在身体前倾失衡的时候,会伸出一条腿来支撑自己,从物理上来说,伸出来的这条腿,它通过扩大脚面的凸包,从而使前倾的重心依旧能落在我们可以稳定的范围内,但显然,我们没有时间去计算重心的落点,甚至可能在我们做完动作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做出了动作。
在失重的瞬间,我们会感到恐慌,下意识地想要稳住重心,而不是任由它直直地落到地面上。在接触即兴的练习中,有个信任伙伴的练习,闭上眼睛,然后往一个方向倒,相信伙伴能够接住我们。第一次做这个练习的人会发现很难关闭我们的下意识,哪怕我们明知伙伴能接住我们,那份恐慌也一直都在。
然而在有些时候,需要刻意去训练自己不要用下意识的动作,比如在攀岩抱石的第一课,向后落地时,不要用手撑地。我们需要训练,才能让自己相信,往后倒在一个柔软的地面上,不会受伤。又比如在合气道的练习中,我们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学习前滚翻和后滚翻,让自己在落地的时候尽可能延长落地缓冲时间。接触即兴中,也有一些把自己重量留在对方身上,慢慢滑下来的保护动作。
奇妙的是,这些保护动作,经常会被形容为「漂亮」,仿佛它除了保护意义之外,还具有一种审美的意味。现代舞中,我最喜欢「陶身体剧场」,他们的编舞就经常以失重和保护作为动作与动作衔接的逻辑:他们的舞蹈并不是在讲一个故事或是表达一种情绪,而是单纯的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用清晰的逻辑完成衔接,没有多余的手势、表情、腔调。
「当然,在表达动作的美感上,文字是苍白的。」
剪辑 : Zoe
出演 : 王 兵 、孟 凡、Zoe、Evy、caroline、Berlina、怡宁、小黄、滚滚
彩蛋 :关于影片中的猫咪…
落猫问题[1],是用物理学解释猫怎么从空中翻过来,从自由落下的状态中如何调整自身的姿势,在任意初始姿势的条件下,在着地时都是以脚朝下着地,而且整个过程不违反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个问题比想象重要复杂得多,甚至引起了电磁大佬麦克斯韦的强烈好奇。另外宇航员们在上天之前也得学习猫翻身的动作,以便在失重状态下能够翻身。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lling_cat_problem
文字/编辑: 兵
影片剪辑:娜拉、Zoe
影片出演:娜拉、岑毅、夏夏、宁子、王兵、
孟 凡、Zoe、Evy、caroline、Berlina、怡宁、小黄、滚滚
疫情期间,隔离在家可以光脚走走路、感受脚底的触感和重心, 挪块地 ,感受失去平衡的时候的落地,多滚滚身体、享受和地板在一起的快乐!
期待疫情稳定之后的再次相聚 !
相关活动(疫情关系,活动与课程目前全部顺延)
*初生与成形:历经所有的障碍来到这里,发现,我的身体,没有那么笨|成人身体开发与肢体表达工作坊
*SHCI 三月活动时间表 March Activities
*"创意肢体律动"课程: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做出属于自己的身体动作。
寸草舞集 Inch dance
这是一个给0-99岁人群发现身体的美好的群聚之地。寸草舞集希望以舞蹈为媒介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透过不同的身体创意开发与练习,发现身体的有趣之处.
作为上海接触即兴社群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和上海即兴艺术节的联合主办方,2017年开始寸草舞集每年邀请全球各地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至艺术节跨界交流、演出,和大家分享美好的即兴经验.
寸草致力于后现代剧场的创作与演出,并于日常定期开设现代舞、即兴创作与肢体开发、接触即兴等课程.
寸草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