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终结,开启——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探索的路标

传承,终结,开启——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探索的路标


传承,终结,开启

——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探索的路标

阅读《建立连接  通过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整合全身》



佩吉.哈克妮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探索课程,主要是基于佩吉.哈克妮的 《建立连接  通过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整合全身》 这本书而来。在跟着老师实际体验之后,我觉得这本书是进入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的很好的入口。有人问起这本书,所以想对书和它的作者做个简单的介绍,也期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的由来和目的。

佩吉.哈克妮 是伊姆加德.巴特尼芙(1900~1981)的学生,我没找到哈克妮的出生日期,从相关信息看,她大概是1945年出生,现在还在教学。哈克妮22岁时遇到时年67岁的巴特尼芙,从此她跟着老师学习了十五年,直到巴特尼芙去世。从遇到巴特尼芙开始,她就开始了在基本动作领域中的工作, 三十年 后,也就是哈克妮五十多岁时,她写了这本书《建立连接  通过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整合全身》。

伊姆加德.巴特尼芙 是鲁道夫.拉班(1879~1958)的学生。巴特尼芙也写过一本书,名字叫《身体动作——应对环境》,有趣的是,这本书中写的主要不是巴特尼芙基本动作,而是她对拉班思想的理解。巴特尼芙在她25岁的时候遇到拉班,在她将近八十岁的时候,写了《身体动作》这本书,她在书中说:“ 五十年 在动作领域中的工作,只是增强了我对拉班通过身体动作来研究人类行为方法的确信,拉班的方法对于理解我们的世界具有独特的贡献。”

鲁道夫.拉班 是谁?他是一位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舞者/编舞者,舞蹈理论家,建筑师。知道拉班的人可能不多,但他的发现(拉班舞谱和人体动律学)被人与爱因斯坦的发现相提并论。爱因斯坦发现了外面宇宙的奥秘,而拉班的意识之光照进了人体与动作这个小宇宙,打开了新的世界。他远远比不上爱因斯坦那么有名,是不是因为相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人自身是一个更加难以被看见的地方?

三十年、五十年,把这些时间标红,是想强调说这些书得来并不容易,在漫长的时间之后,前辈们的经验最终落到了这本书的文字之中,其间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的演变。时光流逝,拉班、巴特尼芙、哈克妮,绵延近百年,我看到的是一条老师与学生精神传承的线索,还有经历时间洗礼之后的思想沉淀。老师的思想由学生来阐述和发扬,这让人感动。


有许多好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然而也有一些深具价值的东西,仍能够通过文字留传下来。虽然不曾亲历这些老师的课堂,但用心写成的文字仍然能够让人从中觅得一种精神。

这些东西值得让更多人知晓,这些聚集在文章的思想,也一定在等待着被更多的人听见。我知道这是好东西,想将巴特尼芙基本动作介绍给更多人,但发现很难写出一篇让人满意的文字。最好的介绍,是哈克妮自己在书的前言中的一段话。我将其翻译出来,加一点自己的理解,期望更多人能由此更多了解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的由来和目的,和那些传承思想的人。



巴特尼芙 (圖片來自網絡)


《建立连接  通过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整合全身》

前言 (部分)


作为人类,当过自己的生活时,我们 想要 全然地在场和具身。我们 想要 在行动中说出我们是谁,我们的立场是什么。这样我们的信息才能通达到他人。当我们动作时,无论是在舞蹈、戏剧、运动,还是只是简单地跟他人在一起时,我们 想要 连接。


『注:这几个“想要”,说的是人最深切的愿望吧。这也是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的目标,帮助人完成这些想要。』


『注:有人不了解“具身”(embodied)的意思,具身就是精神肉体化,是一种心与身,思想与身体合一的状态。』


『注:这里强调的是行动层面,或者说身体层面。身体的全然在场,身体层面的我们是谁,身体行动层面的与人连接的渴望。俗话说,行胜于言,身体和动作表达才是更真实和本质的存在状态。这也是我们特别关注身体的原因。无论是精神分析,还是哲学大师,还是东方的正念(四念处也是从关注身体开始),都非常重视身体。因为身体自我才是最本质的自我。』


为了能做到这些,我们需要找到向内连接的方法,连接到我们真正想说的,还有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如何相互关联,以支持我们的声明和目的。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知道关于建立联系这件事情的一些基本本质。这种建立连接、建立关系的能力,是一种技术, 它需要从“家里”——我们的身体内部——开始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探索我们怎样来进入到在自己内部建立连接,从而让我们变为这个世界上全然具身的人。

『注:这里讲的是方法,如何才能做到前面那些“想要”,需要从内而外,从自己的身体开始。』


『注:“身体是我们的家”,首先总要回到这里,安顿好身心,才会有更好的开始。』

当我写这本关于如果通过动作来建立连接的书时,我的导师伊姆加德.巴特尼芙经常说的一句话不断回来:“ 嗯,你看,这里有很多可能 ”,而且这句话经常会带来不同的启示。是的,有很多种可能的方式来谈论关于我们人如何变得具身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可能的方式来阐明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的工作和我自己在这个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因为这是一件会不断变化的工作。


『注:确实如此,有各种视角可以来探索身体这件事情,而且这并不是得到一个结论就可以结束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


『注:“你看,这里有很多可能”来自这里,也可以经常这样提醒自己。』


在我在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跟着巴特尼芙一起工作的这个期间,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正逐渐成形。如果看到她这一年与另一年的教学完全不同,我完全不会感到惊讶。我能看得出来她在探索之中。例如,在一年她可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近端关节的可动性上,另一年则可能聚焦于呼吸支持下的内在空间。 她并没有一开始就想着要提出一个关于身体连接的新理论。她与活生生的身体一起工作,回应着身体的需要。 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是在应用中发展出来的,这意味着在某一个年份中被聚焦的主题,是巴特尼芙自己的生活在那段时间时所处的位置,也是她感受到她的学生和客户所在的位置。这种 活的关系 ,这种在教室或者私人工作中的一种探险感,也是我所享受的一种工作方式。这也意味着这个“探险”从来不会连续两天都一模一样。这带来了一个真正的问题,关于基本动作,有什么是能够被写下来,或者说应该被写下来的呢?

『注: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是探索过程中逐渐清晰化出来的,从无形之中浮现出来的结构。这个基本框架现在看上去十分简单,但这个简单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东西。千万不要因为简单而忽视了其真正的价值。』

因此当写这本书时,我带着一种不安。这些英语中线性的黑白字词看起来太过具象,太“不动”了。它们的次序太固化。单词需要能跳跃,翻转,不断地变化它们的重点、质感和关系才行。看得出来我是多么渴望动作啊。但是,这些想法已经在我这里运转了三十年了,在永不休止的动静转换之间,现在是时候让一些想法沉淀下来了,用文字的形式印出来, 这样它们就可以在别人的工作中获得新的生命和动态

『注:这段写出了写作之难,用线性的文字把握住那些立体的、动态的过程是多么困难。太多,太丰富,太多维,太跳跃,无从说起的感觉,确实如此。就像一位朋友问我,太极有什么好处,一下子真说不清楚。虽然难,但并非不能。也许这是哈克妮要在三十年后才写这本书的原因。可能到这个时候,才能把握得住。』


『注:很喜欢最后这句话,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吧,好像是将这些想法从自我内部的世界里释放出来,赋予它们新生命的可能,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放飞出去。』


但我问自己:“我为什么在写这本书呢?”我意识到自己是在为现在的这个生活阶段和我当前关于基本动作的工作找一个结束。到了清点存货的时候了,看看在这个身体工作中,我现在在哪里——就像寻求一个思想的完成一样。保罗.拉维奥莱塔,一位研究人如何形成新思想的学者,他说 思想是“流动的一种暂时的固化形式” 。我想要给这个到目前为止完全处于流动之中的工作一点暂时的实质化。当几年前我跟我的同事罗伯特.艾利斯.邓恩说起的时候,他用他诙谐而又具有洞察力的方式说:“哈,我等不及你的书印出来了,这样它就可以过时了!”“是的”我说,“然后我们就可以继续了!”

『注:流动是永恒的,固化是暂时的。然而固化又是必要的,它是一个结束,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只有流动而没有固化,也许只是原地转圈而已。也许可以说,没有结束,就没有真正的开始。』

在基本动作的工作中,我们处于“ 形式创造 ”的时间已经有三十年了,现在,看起来对于我来说到了“ 形式固化 ”的时候。还需要说明的是,我暂时固化下来的这个形式不应与巴特尼芙可能选择固化下来的形式混淆。我并不是在写“巴特尼芙基本动作”,因为我写不出。做一个详细的历史性回顾也不是我的兴趣,尽管这里会包含一些历史。只有伊姆加德才能写出那样的书。

『注:思想在发展,哈克妮写的基本动作,已经是巴特尼夫思想上的发展。思想也像一个有机体一样,会自然的生长,这才有活力。本该如此,否则不过是一个僵死的东西。』


『注:创造与固化,动与静相济相生,这有点像太极了。』

通过写这本书,我是在记录在自己的动作工作中,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围绕着基本动作的感官印象和联想聚集在某些更大的主题之下。从这持续不断的、复杂而丰富的、模式化的动作联想—— 大多是无意识的 ——中,某些更简单的,非连续的,主题性的单词或者思想浮现出来——譬如“发起”,“连接”,“顺序”和“动态平衡”等。所有围绕基本动作工作的人都会赞同这些主题和单词,它们在伊姆加德的讲述也始终保持着一种一致性。换句话中,这些单词和主题并不是新的。然而同样真实的是,随着时间,每个这样的主要概念会重新回到潜意识的感官印象之海中,获得更多的关联关系。因此,以另外一种方式, 这些概念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总是新的和独一无二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概念都包含一个历史性的记录,记录着对于产生出这个概念有贡献的进化进程。

『注:有一种说法“身体是最大的潜意识”,身体中保存着意识层面已经忘记的东西。流动与固化,似乎也是一种潜意识与意识的交流。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的交流,在交流中变得日益丰富和生动。』

『注:只要是活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动的。文字和概念也一样,它们的意义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进化。它们会重新回到潜意识中,回到混沌之中,去呼吸到的新的意义,循环往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自己去重新发现。』

而在每一个时刻,当思想在相互之间的关联中浮现出来的时候,这个个体的人处在一个“形式创造”状态,他/她实际上是在创造知识。这是我对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知识的创造 。” 这是一个创造过程。当我们创造知识时,我们进入了一个与我们知道的知识之间的一种具身的关系之中。

『注: 如果没有自己创造出知识,就没有学习。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一个重新创造知识的过程,否则那知识就还不是你的。』

因此,当我在试着组织这些材料时,在每一个点上我都听到伊姆加德的声音:“这里有很多可能。”而我说:“是的,这里有,但是只有一些。” 每位读者将自己找到更多

『注:巴特尼芙,哈克妮只是提供了一些可能,而那些对我们自己真正具有意义的更多可能, 要每个人自己来发现 。』


『注:这一部分前言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同时也非常重要,说出了关于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的一些很本质的东西。』

感想:


这些源自国外的思想和技术慢慢被引入到了中国,这是一件好事情,唯一不太有利之处在于,国外老师只能短暂地来开一些工作坊,引人入门。而要真正将这些好东西具身化,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持续的练习和探索,绝非上几天课就能完成。


幸好有了这些大师们的著作,哈克妮将流动的体验抓到了线性的文字之中,而我们做的和她相反,需要从固定的文字中重新恢复出流动的体验。这也是一种整合,两个半圆合成完整的整体。跟着大师的脚印,重新创造出自己的知识。


从最初接触到巴特尼夫基本动作到现在将近三年,它对于我的太极练习、舞蹈练习和日常生活,都很有启发,是个好东西,因此想开设课程介绍给更多的人,欢迎你一起来探索。

注:《建立连接  通过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整合全身》目前没有中文版,英文版《Making Connections: Total Body Integration Through Bartenieff Fundamentals》,作者Peggy Hackney,www.amazon.com有售。


译注者:黄勇


近期会有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探索工作坊,详情请点击下面的链接:

报名|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探索.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