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系列课程 | 太极 x 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新课特惠】

身心系列课程 | 太极 x 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新课特惠】




「达菲先生住在离他的身体有点遥远的地方」

——詹姆斯.乔伊斯



勇者:
我经常在西方的现代语言和古老的太极拳谱中找到彼此的呼应。 身心学* 不仅扩展了太极的练习空间,也常让我更清晰、丰富、新鲜地,一次又一次重新领会历代太极先师们流传下来的口诀。这样相互交融的结果是:越来越领会到练习太极的乐趣和益处,常练常新,其乐无穷,也在不知不觉中让身心变得更健康轻灵。

就我的经验来说,巴特尼芙中的很多原则与太极非常契合。 巴特尼芙提炼出的身体组织原则看起来极为简单,但恰好蕴藏着最深的洞察。 这些基本模式和原则一方面对于太极的练习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另一方面太极也正好提供了一个回到基本模式、具身化这些原则的方法。



1

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 太极功法及其小套路 为主要线索和载体, 融合巴特尼芙基本动作 的相关模式、原则和练习。


期望通过本系列课程,学员可以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练习方法、了解巴特尼芙相关的模式及其在太极中的运用,以及学会一个太极小套路。


同时通过二者的交融,启发到个人身体舞动的练习和探索。




太极 基本功


桩功  基本步法  手法  缠丝法  拳理拳法


太极八式


起势  金刚捣锥  懒扎衣 六封四闭

单鞭  十字手 金刚捣锥  收势



巴特尼芙

基本动作


在练习太极的同时融入巴特尼芙基本动作。

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模式:呼吸、中心到肢端、头尾、上下半身、左右半身、交叉对侧连接,以及与这些模式配合的练习。




带领者
勇者

工科硕士,中德舞动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练习太极近20年,接触即兴7年

教学包括太极、正念、巴特尼芙基本动作

接触即兴系列(入门课/专题课/潜动谱等)

旨在向身体回归、重新发现身体

建立与身体的连接



2

课程安排


入门体验课

2023年12月4日 上午 10:00-12:00

费用:100元/人

(可用于抵扣系列课费用)


系列课

12月 11/15/18/22/25/29

每周一/周五  上午 10:00-12:00

共6次,12课时


新课上线 首月特惠费用:900元/人

参加体验课,可原价抵扣系列课学费

满4人开课



课程地点

左巴身体训练工作室

上海市静安区华康路69弄卓悦居6座一楼(企业中心对面)

扫码报名或咨询「SHCI小助手」



注意事项

请学员务必保证上课时间,

如缺席不接受退课、改期、补课申请

报名成功后不接受退款,可以转让

老师保有依照学员实际状况,调整课程的权利


3

开课缘起

来自带领者勇者的分享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 太极拳以及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的练习 ,带给大家一种日常身心练习的方法,帮助我们 不断地回到身体,安顿自身,找回身心合一的状态



太极


太极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拳法被众人所熟知。对我个人而言 :太极拳是一种进入身体之思的方法,习练太极是对身体的重新感知和回忆,也是对身体、重力和周遭世界的重新叙事。


我经常在西方的现代语言和古老的太极拳谱中找到彼此的呼应。 身心学* 不仅扩展了太极的练习空间,也常让我更清晰、丰富、新鲜地,一次又一次重新领会历代太极先师们流传下来的口诀。这样相互交融的结果是:越来越领会到练习太极的乐趣和益处,常练常新,其乐无穷,也在不知不觉中让身心变得更健康轻灵。


即使已练习近20年,仍常感到太极是一种最佳的身心练习,要求极为简单,不依赖任何他人他物,随身携带,随时练习,但却可以有无穷的丰富性。




巴特尼芙


那么巴特尼芙基本动作是什么?为什么将它与太极结合在一起?


巴特尼芙基本动作(Bartenieff Fundamentals)是身心学*中的一个流派。 创始人伊姆嘉德.巴特尼芙(Irmgard Bartenieff 1900~1981)是一名舞者、编舞者、舞蹈理论家,也是舞动治疗的先驱。 她师从拉班动作分析(简称LMA)的创始人鲁道夫.拉班(Rudolf von Laban 1879—1958)。并 将拉班动作中的身体层面进行了进一步发展, 依照生命之初动作发展的自然顺序,发现了身体连接的六个基本模式(呼吸、核心与肢端、头与尾、上下半身、左右半身、身体对侧) ,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解剖学、运动学、身心发展学的知识,提供了一套观察和探索身体和动作的原则和练习,后来被人称之为巴特尼芙基本动作。


巴特尼芙基本动作(BF)是一种基础身体训练(Basic Body Training)的方法, 它在一个鼓励个人化表达与全身心投入的脉络中,依据有效动作的原则,来探讨和处理身体的模式化连接。 之所以叫「基本动作」,是因为这些模式和动作是婴幼儿早期动作发展中自然显现出来的,是后期复杂动作的基础。 而如果一个人现有的模式有所局限,或者想在动作合理性、复杂性、难度方面有更大的扩展和突破、最好的方式是先回到基础的地方,从那里重新开始。



*什么是身心学?

身心学 的概念源自欧美国家,它是 一门探究身心关系和体悟身体智慧的经验科学,重视内在经验的体会和反省,探索人体觉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环境三者间互动关系。 可以说身心学是源自西方的一种对身体的回归和探索,它不把身体当作一个客体,而是认为身体具有自身的智慧和理性——一种语言之外的理性。身心学认为身体本身是一个“有心性的身体”,甚至相对于头脑来说,身体的智慧更为本源。


身心学中有很多不同的流派,起源于不同的线索。譬如亚历山大技术、费登奎斯的动中觉察,拉班舞谱和由此发展而来的巴特尼芙基本动作等等。




太极

X

巴特尼芙


就个人练习经验而言,巴特尼芙中的很多原则与太极非常契合,而其创始人巴特尼芙恰好也对太极有研究,在其著作《身体动作: 因应环境的变化》(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中就有关于太极拳的描述。 巴特尼芙提炼出的身体组织原则看起来极为简单,但恰好蕴藏着最深的洞察。 从看上去简单到真正将其运用到身体体验之中,两者间有很大的距离。 这些基本模式和原则一方面对于太极的练习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另一方面太极也正好提供了一个回到基本模式,具身化这些原则的方法。

我练习太极在前,学习巴特尼芙及相关身心学体系在后, 我感觉太极如同一个容器,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很多身心学的相关理念 。太极有形的桩与拳,以及日复一日的练习,恰好是一个体验身心学相关理念并将其具身化的最好框架和途径。而身心学试图用语言来把捉那难以捉摸的“有心性的身体”的微妙之处,这对于太极的深化练习也很有帮助。

西方的身心学常借鉴东方的古老智慧,我们也当从西方智慧中汲取新鲜血液。这个课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将太极拳和巴特尼芙基本动作两者结合起来,给大家引入一种日常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具身性练习。



文字/ 勇者

排版/ 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