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寸草舞集六月活动 舞!舞!舞!

报名|寸草舞集六月活动 舞!舞!舞!

舞蹈是表现人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它真实的表达人们内在的情绪及意象,并用身体直接地传达给他人。现代舞的诞生即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兴起以及人回归自我的象征。


不管是我们一起跳过舞的老朋友,还是刚刚动了念头想动一动身体跳跳舞试试的新朋友,在这个六月,寸草舞集丰富的课程和活动,想必可以满足你。

这些课程和活动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分别涉及现代舞的某种流派,那么,今天,我们就花点时间,了解一下现代舞的起源发展和流派吧。


灰色部份内容和图片摘自网络

现代舞的起源( Contemporary


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它的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方社会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特征 , 故称为现代舞。美国现代主义舞蹈家海伦 · 汤米尼斯概括现代舞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不存在普遍的规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法典。

根據現代舞發展的歷程,基本可以分為 20 世紀前期創立奠基時期、發展時期、新先鋒時期以及後現代舞蹈劇場時期等幾個基本的的階段。而在不同時期由於其藝術主張、價值取向、創作風格和表演訓練技巧上的區別所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

一、创立阶段奠基时期与表现主义流派。

在世纪之交,现代舞由反对古典芭蕾而创立,其思想主要强调以人体的解放与自由追求人性的解放与自由,带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探求奔放的情感表露,其艺术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伊莎多拉邓肯,鲁思。圣。丹尼斯。泰德。肖恩,马丽。魏格曼等人。无论是邓肯的「自由之舞」,还是圣丹尼斯对东方舞蹈形式的运用及宗教哲学思想,他们虽各有其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但总体上是以拉班所建立的系统理论为中心的表现主义流派。和其他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一样 , 宣扬感觉第一 , 把直觉看成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维格曼是表现主义舞蹈的代表者 , 她的舞蹈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 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 , 使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而独立存在。

Isadora Duncon,1877^-1927


系统地为现代舞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训练体系的,是匈牙利人鲁道夫 拉班( Rudolf Von Laban,1877-1968) ,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自然法则的训练方法,把人体动作的构成归纳为「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飘浮」等八大要素,认为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组成各种动作。他创造的「拉班舞谱 」至今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舞谱之一。

Rudolf Von Laban,1877-1968


与邓肯同期的舞蹈家鲁思 圣一丹尼斯( Ruth St .Denis,1877 ^-1968 )是美国现代舞的先驱,她广泛吸收了埃及、希腊、印度、泰国以及阿拉伯国家的舞蹈文化,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表现了一种宗教精神的现代舞。


Ruth St .Denis,1877 ^-1968

Ruth St .Denis,1877 ^-1968


二、现代舞发展和多种技巧流派形成。

在这一时期的现代舞艺术,观点上主张形式追随功能,价值观上注重揭示人的价值和尊严,揭示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把感情表露意义上的表现作为艺术创作的本领。在艺术思想上主张真实反映世界,不仅反映人性的善,也揭露人性的恶等。在探索上,注重个人风格,并创作出个性化、系统性的动作体系和技术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有如下几个:

心理表现派:马莎.葛兰姆 (Marthe Graham, 1894-1991 )的「收缩与延展」 (Contraction&Release) 为其动作原理。主要思想在揭示人类内心阴暗面,强调「内省」心理。她强调舞蹈家应「以身体形象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 , 「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 , 「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

Marthe Graham, 1894-1991

Marthe Graham, 1894-1991

象征派:韩福瑞技巧以「跌落与复原」 (Fall&Recovery) 为其动作原理,她认为这既包含着人类动作的全部范围 , 又是一切戏剧性效果的根源。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撑持起来反抗等 , 这种冲突就存在于这些动作之中。

多丽丝·韩福瑞(Doris Humphrey)


人本主义舞蹈:荷西.李蒙 (José Limón )其技巧训练原理建基于韩福瑞技巧之上,再注入李蒙个人的钻研心得,视肢体各部位为单一乐器,当全身活动时,就犹如一场交响乐一般,多种乐器共同演奏动人的旋律。


荷西.李蒙 (José Limón


何顿技巧: 是著名黑人舞蹈家艾文.艾利(Alvin Ailey)的启蒙老师,何顿技巧着重肢体线条的延伸、拉长,也试图挑战人体平衡的难度,因此多有单点着地而其它肢体部位朝反向伸张的动作训练。 作灵感多数来自原始族群或古代遗迹的形象,例如古埃及的二度空间式壁画中之形体,便演变为其基本动作训练之一,主张「对世界传达出自己的身份和传统的骄傲」。


列斯特.何顿(Lester Horton)


放松技巧: 发源于60年代的美国纽约市下城,由当时活跃于杰德森教堂(Judson Church)的年轻人,不断探索与实验肢体的潜能,经由接触即兴衍生而成的形式。肢体的活动型态与动作的动力既不过度使用,也不全然放松,而是任其形成一股延续不断的精力,使得肢体从某一动作延展至下一个或数个动作。活用运动生理学及解剖学的知识,延展技巧可以使肢体在最省力的状况下,让全身的骨骼、肌肉贯连合一,完成一连串的肢体动作。


Steve Paxton and Nancy Stark Smith(1980)


这些流派和技巧极大丰富现代舞的内涵,使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并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价值取向和艺术思想。

三、新先锋派舞蹈的发展。

所谓「新先锋」,意思是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艺术道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现代舞艺术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其艺术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在艺术观念上主张进一步的解放身体,认为舞蹈艺术的形式是自足与封闭的,能够自我表达与检验。热衷于形式主义观点,认为形式就是一切,动作本身既是目的,而非传情达意的手段。


后现代舞蹈(Postmoderndance)于二十世纪的60年代兴起后,固定形式的现代舞技巧训练便逐渐受到前卫舞蹈艺术家们的批判,转而以自由发挥作为动作训练的主要形式。突显教授者的个人风格外,自由形式的肢体训练也包含对于时间、空间及能量的各种探索。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莫斯。坎宁汉(Merce Cuninghan)及其机遇舞蹈派:他反对人们一贯认为「舞蹈动作必须有含义」这一基本要求。他说:「在我的舞蹈艺术中是没有包含什么想法的」。其艺术方法是追求「偶得动作」。任何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的一部分。他认为人类生活常被习惯所束缚,如果在编舞中使用偶得成分,就有可能发现人类最本能而又最吸引人的动作方式。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主要舞蹈风格之一也是现代舞。

Merce Cuninghan

抽象派:抽象派的現代舞是以抽象的語言去表現所謂純粹的精神世界,追求新奇、怪誕:代表人物艾爾文。尼古拉斯。他認為:人類最偉大的天賦本能是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超然存在的能力。

四、后现代与舞蹈剧场时期。

主要源于欧洲的舞蹈剧场艺术,追求再度返回舞蹈的戏剧传统和表现主义的传统,不以技术完美为前提,在在以人的肢体如何舞动,而注重的是人类为什么舞蹈,舞蹈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注入人文气息。而现代芭蕾也是这一时期现代舞的流派之一。


舞蹈剧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皮娜。包希。舞蹈剧场原指一种古典芭蕾与新舞蹈结合,并能够完整表达剧情的舞蹈。她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个:1、破碎的舞蹈剧场 2、对两性与暴力的深刻表现 3、对重复的偏爱 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为何而动,为何而舞,揭示的是两性永远互动的主体,表现出来的是终极的人文关怀。

Pina Bausch (1940—2009)


现代芭蕾:现代芭蕾亦是现代舞当中的流派之一。它是介乎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之间的一种形式,在观念上是现代舞,但技巧上还是芭蕾。现代芭蕾最早的代表者是K. 约斯Kurt Jooss(1901-1979),他原来是拉班的学生与合作者。他当过芭蕾演员,因此他实践 把两者结合是有基础的。

Kurt Jooss <The Green Table >


看了这么多的现代舞历史与发展,身体是否开始蠢蠢欲动?

寸草舞集,六月课程如下:

预约报名及更多资讯请扫二维码

scan the QR code for reserve a seat or more information


本月艺术家


郑聿倩(Zoe)

(常规接触即兴工作坊)

photo by 晓玲

寸草舞集创办人,上海即兴艺术节发起人。跨领域艺术家、编舞者、舞者和教师。来自台湾,旅居過美國纽约,目前定居上海。她的作品受了中西方的舞蹈和艺术文化的深远影响。在美留学期间,参加了Chen & Dancers 舞团,担任舞者和舞蹈教师,并与多位多媒体艺术家合作演出。在美留学期间曾任CHEN DANCE CENTER舞者及舞蹈教师,并与多位多媒体艺术家合作演出。在大学期间,聿倩结识了接触即兴,并专注于学习创造性肢体开发(creative movement)的教学。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云门舞集舞蹈教室,教授儿童和成人课程。同时间并为古舞团舞者及行政,参与过「猎景」、「活动画」、「天使 间」、「出走」等演出。目前任教於多所機構,分享她多年對於兒童與成人的肢體開發、即興、接觸即興的心得與感受。2016年成立了Inch Dance Co.,致力于推广现代舞、肢体开发、接触即兴等课程和後現代及舞蹈劇場相關演出。



依然 Irene Sposetti

(特邀艺术家)

photo provid by Being Motion

Irene(中文名:依然)跨界表演艺术家、接触即兴导师及编导,来自意大利的她在过去18年间生活在欧洲、印度和中国。 Irene 拥有舞蹈、戏剧、古典乐(声乐和长笛)多元艺术背景。她的艺术旅程得益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并与灵性修持、自我探究、疗愈技巧紧密交织。她舞蹈实践的灵感主要来源于接触即兴、即兴创作技巧、解剖学、BMC、瑜伽、冥想实践以及声音表演探索。她对于舞蹈的研究主题是即兴。通过长期实践,她致力于在教学使学员掌握一种放松、毫不费力, 觉知存在, 意识清明的状态,同时不断拓展学员的身体技巧与机能。她也对将身体与自然结合并达到内外在同一的生态充满兴趣。她相信身体健康并具创造力的状态能够让人获得对生命的觉知、信任与真实感。 过去十年,她担任教职的机构包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侯莹舞蹈剧场、北京9当代舞团、雷动动天下现代舞团培训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首都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大学、Balletakademien(斯德哥尔摩)、Ials(罗马)、Gati(德里)、Danceworx舞团(孟买)和TerenceLewis舞团等。

余彥芳

(身体与意识大师工作坊)


2017年云门「创计划」及三度「罗曼菲奖助金」获奖人。

舞蹈剧场「默默计划」发起人、黑眼睛跨剧团驻团艺术家、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兼任讲师。 接触即兴表演与教学、专业舞者、编舞家、导演、演员及剧场肢体设计。

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表演艺术硕士。

师承古名伸,钻研接触即兴技巧。旅美期间多次参与Nancy Stark Smith开设的工作坊,曾赴Earthdance舞蹈中心参与一月工作坊。现任教于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并经常于云门舞集、云门二等重要舞团教授接触即兴课程。

曾任台湾古舞团、美国Bebe Miller Company舞团团员、德国Staatestheater Kassel客席舞者、德国Schauspiel Frankfurt客席表演者。个人作品曾发表于美国纽约城市中心、辣妈妈舞蹈节、长岛大学肯布剧院、贝兹舞蹈节、美国舞蹈节、纽约日本交流协会。近年并参与戏剧演出与剧场动作设计、音乐剧编舞。合作的剧团包括: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创作社、黑眼睛跨剧团、三缺一剧团、风格涉、再拒剧团等等。


飞行家

(肢体开发)


飞行家身体剧场创办人,上海即兴艺术节发起人。毕业于香港大学整合实效管理专业(研究生)。目前在上海,从事戏剧导演,肢体辅导和艺术教育。相信每个人的身体都可以表达,相信身体的合作可以给剧场带来更多力量和感染力。创办的飞行家身体剧场,致力于身体剧场的创作和推广。创作和演出的肢体剧作品《对不起,我爱你》、《镜》、《山.水》等。与不同的艺术家跨界合作创作肢体作品《有月山水》、《街边的风景》、《丢了》、《酒神》等。作品除了在剧场演出外,也在余德耀美术馆,M50等进行环境戏剧演出,多次参加乌镇戏剧节演出。

在肢体开发工作坊中,我们可以打开身体的想象力,拿回身体的主动权,逐步尝试用身体去表达,用身体去探索,甚至用身体去表演和讲述故事。即使你对自己“能跳舞”有疑虑,也请放心大胆的来肢体开发工作坊,让我们一起体验手舞足蹈的乐趣,一起让身体说话,让身体演戏。


萧瑀

(現代舞零基礎)

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研究所,主修芭蕾、现代舞专业。2013 年考取波修瓦芭蕾舞团 (Bolshoi Ballet Academy SummerIntensive) ,并特赴纽约茱利亚音乐学院 ( The Juilliard School) 学习。曾担任台湾三十舞蹈剧场舞者,随团至台湾以及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参与作品「所在 - 人与偶幻化的奇特空间」、「话语静止时」节目。 2017 年加入上海金星舞蹈团并随舞团赴中国内地各省市演出「迷魅上海」、「海上探戈」、「野花」等节目。现为自由舞者。

现代舞零基础将藉由动作组合的训练,强化肢体动作的延展性、灵敏度并搭配不同高度的综合练习开启身体更深一层的感知与多元的创造力。以现代舞的基础训练为根基将意识回归到身体本身,在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关照、体会内在与外在空间的相互关系。


预约报名及更多资讯请扫二维码

scan the QR code for reserve a seat or more information